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旅游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中心关于申报“南充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专项课题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南充市委关于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的决定,推进文化旅游相关高质量理论和应用研究,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旅游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中心决定联合全国新质文旅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开展“南充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专项课题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南充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的具体安排,围绕市委“1558”工作思路,以推进南充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为主要目标。突出理论研究的基础性、扎实性、前瞻性,突出应用研究的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
二、课题类别
本次申报的项目类别为:重点项目(含定向选题)、一般项目、自筹项目。项目的具体立项数按相关程序评审报批后确定。
三、选题指南
(一)定向选题
1.南充文旅品牌传播力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
2.南充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困境和对策研究
3.南充文旅多元业态与消费场景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4.南充特色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研究
5.基于春节文化 IP 的阆中古城文旅产业升级路径研究
(二)其他选题
1.“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价值转化研究
2.四川文旅品牌跨区域合作机制研究
3.四川文旅高质量发展中的风险防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4.新质生产力视角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战略的四川实践路径研究
5.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中的新质生产力培育机制与协同发展研究
6.四川文旅消费新场景的培育与活力提升研究
7.文旅大数据体系建设在四川文旅决策与服务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8.四川文旅链主企业的培育路径与产业带动效应研究
9.文旅融合视野中的南充本土特色餐饮研究
10.南充市文旅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与新质生产力释放的互动机理研究
11.“文旅+”产业融合视角下南充市新质生产力生成机制与增长效应研究
12.南充市智慧景区与沉浸式体验文旅项目发展研究
13.南充三国文旅资源的开发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4.阆中春节习俗申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15.嘉陵江南充段的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16.南充丝绸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现状与提升研究
17.南充非遗民俗的文旅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18.南充红色旅游产品高质量开发路径研究
19.南充水域赛事及文旅产业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20.南充文旅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
21.《三国志》文化 IP 赋能南充文旅产业的路径研究
22.其他与阐释南充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有关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决定相关问题研究
注:申报者可围绕以上选题方向,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项目申报名称,但研究方向应与选题指南相符。
四、申报条件
1.此次申报面向全国进行。
2.申报者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能够筹措足够的配套科研经费,具备必要的研究条件,能够完成课题研究。
2.凡申报定向选题、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应行政职务(职级);申报一般项目的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应行政职务(职级);申报自筹项目的负责人年龄一般不得超过35周岁(1990年10月1日后出生)。
3.作为项目负责人最多申报一项。
五、项目管理与结题要求
1.最终成果须与预期成果形式一致,与申报项目主题相关;非课题组成员成果不得用于课题结题。
2.研究期限自项目批准立项之日起,重点项目要求在1-2年内完成,一般项目和自筹项目要求在1年内完成。项目所有成果(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应在显著位置署上项目相关信息,凡未标注者不能作为结题的依据。
3.凡是以论文成果形式申请结题,须在公开刊物或省级以上学术报刊(含省级内刊)上发表或在正式出版社出版方能申请结项。
4.凡是以专利成果形式申请结题,必须是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完成,且有专利证书(即专利申请、实审阶段均不能作为结题成果)。
5.凡是以研究报告、软著、艺术作品或其他类型的科研成果申请结题,必须有两名具有高级职称专家的通过性鉴定或其他相关证明信息方可申请结题,且需要通过中心组织的结题鉴定。
6.此次通过评审的定向选题自动列入重点项目,要求以不少于1.2万字的研究报告结题,且需通过中心组织的结题鉴定。
7.项目资助标准:项目分为基础资助和后期资助。基础资助参照学院科研经费资助标准:重点项目5000元、一般项目4000元、自筹项目无基础资助。课题结项验收后,中心将组织项目成果评审,并对评审结果为优秀的项目给予后期资助,后期资助标准为:重点项目3000元、一般项目2000元,自筹项目3000元。
六、其它事项
1.项目负责人在截止日期前将电子版附件申报书和活页发送至邮箱lyxzsclfzyjzx@163.com。邮件主题请标注“姓名+南充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研究专项课题”。
2.自即日起开始受理申报,申报材料的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31日18:00,逾期不再受理申报。
联系人:邹正
联系电话:18680806901
通讯地址:阆中市文旅大道1号德远楼科研处(三)
邮政编码:637400
附件:
1.旅游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中心“南充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专项课题项目申报书
2.旅游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中心“南充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专项课题项目设计论证页(活页)
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旅游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中心
全国新质文旅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2025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