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会员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全国和全市教育大会工作部署,认真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要求,积极应对全球教育变局中的挑战与机遇,努力推动我市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将开展2025年度教育对外开放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范围
课题研究应紧扣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十五·五”规划中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的重点部署和重庆教育对外开放的关键任务,突出问题导向、决策价值和实践意义,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课题须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及重庆教育国际传播力建设、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与在线教学创新、“留学重庆”质量提升与核心竞争力打造、产教融合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职教出海多元路径与区域模式创新、国际理解教育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重庆教育对外开放指标体系建构等方向,课题申报人可结合所在单位和区域特色,紧扣上述选题方向,自主命题申报。研究类型既包括聚焦理论创新,也包括可落地的实践性成果(如模式、案例、数字化平台等)。
二、资助标准与管理说明
协会根据课题类别和评审结果给予经费资助。课题经费使用须符合《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确保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1.重点课题:每项资助人民币2万元十单位配套资金。
2.一般课题:每项资助人民币1万元十单位配套资金。
三、课题立项及结项要求
1.课题立项:协会秘书处组织专家进行课题立项评审,立项名单将在协会官网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发出立项通知。
2.开题和中期管理。课题立项6个月内须完成开题并将开题材料报协会备案。协会将组织中期检查或进展抽查,未按计划推进或未经报批擅自变更的课题将暂停资助。
3.课题结项: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1至2年,最长不超过3年。课题结束前一个月内,课题负责人须提交有份量、有深度、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和结项总结及其他成果材料等,协会组织专家进行结题评审,合格及以上方可获得《课题结题证书》。
4.成果所属及要求。课题研究应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如学术论文、调研报告等。研究成果在公开发表、出版或内部呈送时,应注明为“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育对外开放科研课题资助”字样(含课题名称和课题编号)。
5.成果转化及推广。本次课题研究成果将择优推荐至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育国际交流》等期刊发表;同时纳入协会教育对外开放成果库,用于后续研究与推广;并报送至市教委等市级部门,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6.课题撤销与处理。课题存在以下情形的,协会将予以终止或撤销立项,追回已拨经费,三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1)研究成果存在严重政治问题;
(2)抄袭、伪造、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3)研究质量低劣或与申报设计严重不符;
(4)严重违反财务规定或擅自挪用经费;
(5)未按期完成任务或无故终止研究。
四、申报要求
1.申报范围:本次课题申报对象原则上为协会会员单位。
2.申报条件: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学位。重点课题负责人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每位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项课题,不得重复或多头申报。
3.申报方式:请各单位统一组织申报,填写《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育对外开放科研课题申报书》(见附件)并加盖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公章,一式两份(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寄送至协会秘书处,同时提交电子版(邮件标题注明“申报课题—单位名称”)。
4.申报截止时间:2025年9月30日(以寄出邮戳日期为准)。
五、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刘柯言、张珊珊
联系电话:023-67115230
电子邮箱:cqeafie@163.com
邮寄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欧式一条街兴隆路20号 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处(信封注明“申报课题”)
附件: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育对外开放科研课题申报书.docx
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2025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