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工作部署,现启动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2025年校外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指南及资助方式
(一)课题指南
申请人应聚焦以下重点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自行设计具体题目,梳理民族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多学科交叉融合视角开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1.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铸牢中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两个结合”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及其中国化时代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中西方民族理论比较研究等。
2.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与文化研究。包括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思想渊源和制度基础,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主要贡献,西南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规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汉藏佛教文化交流融合的演进历程、实践路径和制度保障等。
3.西南地区边疆治理与国家安全研究。主要包括历代中央政府治边稳藏政策、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经验教训,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治边稳藏的基本政策和制度机制,汉藏羌彝走廊民族宗教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的防患化解,周边毗邻区域国别研究等。
4.西南地区各民族共同现代化研究。主要包括以中华民族大团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西南地区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度机制和路径措施,青藏高原等西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性、高寒生态系统承载力及其适应性管理与生态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等。
5.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研究。主要包括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要义,保障各民族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实现路径,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法制保障的法理和实践,通过法治方式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路径和方法,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将民族事务治理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路径措施等。
6.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西南实践研究。主要包括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和外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机制,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增强“五个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措施,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路径和方法等。
(二)资助方式
申报者可根据上述选题指南拟定具体的研究题目。本年度资助的项目类别为重点项目,原则上不超过3项,资助经费为2万元/项。建设周期为2年,首期划拨经费0.5万元,验收合格后划拨剩余经费。
二、申报条件与结项要求
(一)申报条件
1.项目主持人须为校外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在职人员。
2.有在研或终止期内基地项目的主持人不能以项目申报人身份申报。
3.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具有固定的研究团队,或组建团队经验。开放项目以校内外合作方式开展,团队中须有西南民族大学在职人员。
(二)结项要求
项目主持人或者项目组成员必须以西南民族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B类期刊以上论文1篇(成果等级认定按照《西南民族大学科研评价指导办法》校发〔2024〕2号规定执行),下同),或2份研究报告获副省(部)级领导人以上批阅性或采纳性批示,或1份研究报告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阅性或采纳性批示。
三、申报办法
申报人须于7月11日17点前将项目申报书、活页、汇总表、意识形态责任制承诺表电子件(见附件1、2、3、4)打包提交至基地邮箱(gttyjjd@163.com),文件命名为“申请人姓名+工作单位+课题名称+国家民委研究基地”,与电子件一致的纸件材料一份寄至:四川省双流区航空港开发区大件路文星段168号(610225)西南民族大学北区行政楼1002,张帆(收),电话13668263579。
四、注意事项
1.申请项目的核心内容应未获得过其他科研或人才项目经费资助;不得以不同申请人名义提交相同或相近的研究内容,否则学校将撤销项目,收回经费并记入科研诚信记录。
2.本次通知中涉及的项目、奖项、成果等级指标按学校科研管理规定认定。
3.除特别注明外,所有科研成果均为西南民族大学第一单位方可用于验收结题,第一作者(不含排名第二的共同第一作者)或指导西南民族大学在读学生为第一作者的通讯作者均需为项目组成员,作者简介中需注明其系“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教授、副教授或讲师(研究员、副研究员或者助理研究员)”;科研成果用于项目结题,只能使用一次;用以结项的成果必须标注“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专项资金资助”和项目编号;项目编号在评审通过后由基地编制。项目结项时,项目研究成果完全符合该项目结项要求的,可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申请免于鉴定。
特此通知。
附件:1.西南民族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2025年校外项目申报书
2.西南民族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2025年校外项目课题论证活页
3.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校外项目申请汇总表
4.西南民族大学社科研究领域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承诺表
5.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6.学科分类与代码
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
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2025年7月4日
附件【附件.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