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申请试用

获取验证码

CARSI登录

获取验证码

您已申请成功,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资讯 - 详情

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泸州市中小幼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开展2025年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根据工作部署,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泸州市中小幼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现面向社会公开发布2025年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申报工作有关事项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以教育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突出应用研究,针对中小幼教育改革发展问题,推出一批区域性、实践性、创新性较强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成果,为泸州教育强市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课题管理和要求

(一)本项目面向全国公开申报,其管理和结项参见《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修订稿)》。申报课题要充分反映本学科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新进展,立足学科前沿,贴近区域实际,倡导原创性和开拓性研究,避免低水平重复。鼓励以研究报告、论文为课题最终成果形式。

(二)课题申报单位应加强课题申报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审核,确保课题申报质量。

(三)立项评审采用通讯初评(匿名方式)与会议评审结合,一经获准立项,请务必严格按照计划时间执行,课题原则在当年度完成。逾期未结题者,撤销立项。

(四)在本次结项课题中,按照等次评选结果有一定研究经费支持,具体待定。同时,课题立项后,课题组要及时将最新、最有价值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报送中心(2000字以上稿件1篇),以此作为结题要件。

(五)项目结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篇,论文题目要和申报书填写题目实质性一致;(2)提交8000字以上的研究报告1份。需提供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查重报告,重复率不高于15%。

研究成果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免于结项:(1)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收录或转载;(2)被市委、市政府作为重要成果采纳;(3)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4)被县级党委、政府或市级部门采纳;(5)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

三、申报要求

(一)申请人具备以下条件:

1.申请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遵守有关科研管理规定。

2.原则上须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不具备以上条件者需有2名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专家推荐。

3.中心三年内课题未结题的课题负责人不得申请。

(二)申请人须紧密联系《2025年度课题指南》(附件1),立足区域实际,要结合自身研究方向,精准叙述内容,认真组织撰写,具体题目可自拟。绕开课题指南研究者,不予立项。

(三)各申报单位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关申请书、活页内容,特别是选题的政治方向、课题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课题负责人是否符合申报条件、课题组是否具备完成研究任务的条件等,认真审核并签署明确意见加盖公章后予以报送。

(四)报送材料包括:审查合格的申请书(附件2)、活页(附件3)一式1份(纸质材料),电子版材料同步报送至指定邮箱。凡有涉密内容的课题,不得从网上递交,请与研究中心联系。

四、申报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18:00,逾期不予受理。

五、其他事项

(一)申报课题须按照《申请书》要求,如实填写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五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

(二)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结项成果形式原则上须与预期成果一致,获准立项的《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文本。出版或发表须注明“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泸州市中小幼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字样和项目名称、编号,并以此为唯一标识。否则,不予认定。

(三)最终成果实行匿名通讯鉴定,鉴定等级予以公布。

联系人:刘旭相

联系电话:0830-2283718

电子邮箱:605339304@qq.com

通讯地址:泸州市龙马潭区九狮路三段一号泸州市教科所发科室314室(泸州市中小幼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646000

附件:1.2025年度课题指南 2.申请书 3.申请书活页

泸州市中小幼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

2025年4月14日

© 2022 keliyan.net.cn 北京问影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ICP备案:京ICP备18062455号-4 ICP许可证 京B2-2022158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1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