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申请试用

获取验证码

CARSI登录

获取验证码

您已申请成功,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资讯 - 详情

2025年度成都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开放课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平安中国、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及进一步促进我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现将2025年度组织申报成都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指南

中心鼓励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以及地方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创新之路,研究课题包含但不限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心理服务的互动机制研究、现代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及专业化人才培育路径探索、特殊群体心理支持机制创新实践、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心理服务领域的赋能模式研究、以及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现状评估与服务网络优化调查。

(一)申报人要求

1.申请人应为硕士在读、硕士及以上学位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无医疗行为和科研诚信不良记录。

2.申报人作为课题第一负责人限申报1项,申报人作为课题参与人可申报项目不超过2项。同一年度,同一项目申报人新申报项目总数不得超过2个。

3.多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必须出具的合作意向证明,应包括合作内容、合作期限、合作经费、成果归属、违约责任及解决争议的方式等要素,并加盖单位公章。

4.与医院联合申报项目,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应与医院签署科研诚信承诺,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二)项目申报注意事项

1.为避免重复立项,以内容相同或相近成果申请了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四川省社科联和省教育厅各类项目以及其他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不得申报本年度课题。

2.项目申报者要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在申报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将取消个人3年申报资格,并取消获准立项项目。

3.各高校及相关机构对项目申报单位及个人要加强项目申报的指导与审核,确保申报质量。批准立项的研究项目,一般应在2年内完成,其中,重点项目2到3年内完成。批准立项的项目,必须与中心签订项目责任书。

(三)资助类别及申报要求

本次项目设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自筹项目三类,有较好前期研究基础的项目优先考虑立项。

1.重点项目

申请者应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重点项目2项,资助0.5万/项,项目要求在2-3年内完成。结题成果要求1篇SCI/SSCI论文,或1篇CSSCI论文,或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或联合申报省级三等奖以上的科技奖励。

2.一般项目

申请者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其中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者需有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一般项目6项,资助0.3万/项,项目要求在2年内完成。结题成果为1篇核心期刊论文。

3.自筹项目

申请者原则上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初级专业技术职称者申报需有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自筹项目10项,原则上经费由项目负责人自筹,项目要求在2年内完成。结题成果可以是论文、专著或研究报告。

(四)申报受理时间及要求

本年度项目申报起始时间为2025年4月20日-2025年5月10日,逾期不再受理申报。纸质版《申请书》于5月10日前报送至我中心。(纸质材料以寄出邮戳日期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提交的项目申报书,应经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的科研管理机构,依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管理办法》进行严格审查,主要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对申报书所有栏目填写的内容,特别是对选题、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课题组是否具备完成研究任务的充分条件进行认真审核并签署明确意见,中心不接受个人申报,由负责人所在单位科研部门统一报送。

二、成果验收

(一)中心每年受理结题1次。

(二)成果验收请按要求提交以下纸质结题材料:鉴定结项审批书1份;最终成果简介2份;结题证明3份;研究成果(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3份;其他实物材料及补充材料(包括成果产品、样品、模型、图片、影音视频等);如项目曾提交延期申请,还需提交延期申请表1份。

三、项目材料报送地址与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红光大道9999号西华大学成都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

邮编:610039

办公室电话:15182232051、15181852749

电子邮箱:cdshxl2021@163.com

联 系 人:胡老师、严老师

 

附件:

附件1:成都市社会心理研究中心课题申请书.doc

附件2:成都市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论证活页.doc

附件3:成都市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申报汇总表.xlsx

附件4:成都市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科研课题意识形态承诺书.doc

© 2022 keliyan.net.cn 北京问影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ICP备案:京ICP备18062455号-4 ICP许可证 京B2-2022158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1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