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申请试用

获取验证码

CARSI登录

获取验证码

您已申请成功,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资讯 - 详情

北京市首都终身教育研究基地开放课题(2025-2026年度)申报公告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根据首都终身教育研究基地建设任务,现启动研究基地开放课题(2025-2026年度)申报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课题指南

2025-2026年度,首都终身教育研究基地围绕以下研究主题,遴选开放性课题。申请人应紧扣研究主题,根据自己的个人研究专长和基础设计课题名称和研究内容。

1. 首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2. 人工智能赋能开放教育研究

3. 成人教育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研究

4. 北京市老年教育研究

5. 首都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

可围绕上述各研究主题开展“教育决策咨询研究”“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两类。

二、申报要求

1.选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具有创新性、探索性和突破性,凡以往在各级各类项目中立项的,请勿重复申报。

2.申报资格。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社会实践机构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并在终身教育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良好研究基础的科研工作者均可申报,每人限报1项,在研首都终身教育研究基地课题负责人不能申报。

3.科研诚信。申请人须恪守科研诚信,申请及结题材料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基地有权随时撤销已立项课题,追回课题资助经费,5年内取消本基地课题的申报资格。

 三、评审及资助

研究基地将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入选课题给予相应的经费资助。重点课题资助金额不超过5万元人民币,鼓励与北京市处级以上单位或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研究(需加盖公章)。一般课题不超过3万元人民币。具体金额根据课题申请形式、成果预期效益和评审意见确定。

四、结题要求

(一)一般情况下,课题研究期限为1年,最多不超过2年。

(二)课题结题成果要求:

1.课题需围绕首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的理论前沿和实践问题,提出具有较强实践指导意义的应用和对策性研究成果。

2.课题以代表性成果为结题原则,从以下形式中任选其一:

(1)研究报告类:同时完成2万字以上的研究报告和5000字左右的报告摘要。研究报告或报告摘要须被北京市局级以上部门采纳或有关领导批示,以采纳证明或批示件为准。

(2)学术论文类:重点课题项目须以第一作者在CSSCI/CSCD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或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发表(或提供论文录用通知)至少1篇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或学术文章;一般课题项目须以第一作者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或CSSCI/CSCD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发表(或提供论文录用通知)至少1篇与课题内容相关的论文;或论文入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智库报告系列丛书。

(3)专著类:一部公开出版的专著,字数不少于15万字。申请结项时可以提交一部15万字以上的书稿和一份有效出版合同,著作正式出版后再向基地补交3份原件。

3.凡属基地开放课题资助的各类研究成果,必须标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首都终身教育研究基地资助成果”(英文为:Funded by the Capital Lifelong Education Research Base of Beijing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否则不能作为课题结题成果。

五、申报方式及时间要求

报送审查合格的《首都终身教育研究基地开放课题申请书》(附件1,PDF版,需签字盖章)和《课题论证活页》(附件2,PDF版)。本次申报实行网上申请,网上填报起止日期为2025年4月14日至5月6日(系统开放时间),系统地址为http://yjjd.bjlearning.cn。

在课题申报过程中,如有相关问题,请联系基地秘书处。

联系人:居佳           电话:82192058

首都终身教育研究基地

2025年4月1日  

文件下载:

© 2022 keliyan.net.cn 北京问影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ICP备案:京ICP备18062455号-4 ICP许可证 京B2-2022158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1003号